中国裁判
裁判中的裁判
本专题由本报记者周万琦、杨敏撰写
本专题摄影记者廖毅实习生张玉洁
2008年1月,国际乒联正式公布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裁判名单。参加奥运会执法的裁判员有28人,其中6人是从东道主中国乒协选拔出来的(4女2男)。他们是张应秋、刘杰、徐玉梅、罗静、朴琳和刘景礼。本届世乒赛,北京奥运会的六名裁判都来到了广州。张应秋担任副裁判长,刘杰、徐玉梅担任裁判助理,其余三人担任裁判。
在负责裁判事务管理的国际乒联裁判委员会副主席梁云燕眼中,这六位裁判年轻有为,漂亮又吸睛,让世界乒坛感觉神清气爽。在世锦赛的压力下,世乒赛仲裁委员会极力安排他们在1号馆工作。
新闻关键词
☆ 梁云燕
梁云燕,香港体育学院教练支持经理,国际乒乓球裁判,国际总裁判,国际乒联裁判委员会副主席,广州世乒赛仲裁委员会委员。1991年,梁云燕成为世界首位乒乓球国际首席裁判。目前,她主要负责国际乒联裁判事务的管理,如世界不同级别裁判的培训、考核、评价和选拔等。她说,自己是少数不会打乒乓球的乒乓球裁判之一国际知名裁判,但也正因为如此,她才能够各司其职,准确果断地做出决定。
☆ 蓝牌裁判
蓝牌裁判为国际最高裁判。这是国际乒联在2005年底实施的一项制度,通过考试并获得蓝卡资格的裁判,有资格入选世界三大赛事(奥运会、世乒赛、世界杯) ) 第一的。除了优秀的专业素质,优秀的外语水平也是一个重要条件。经过去年的努力,目前中国有19名蓝牌裁判员,其中有6名执行北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的中国裁判员。
过去:外语成为发展瓶颈
参加北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执法的6名中国裁判基本都在30岁左右。他们不仅年轻,而且形象非常好。他在乒乓球比赛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。
梁云燕告诉记者,其实乒乓球裁判也讲究资历国际知名裁判,全世界都一样。中国乒乓球水平很高,裁判的整体素质也是最好的。孙麒麟等13位国际知名裁判,早已在世界乒坛声名远播,但这些骨干年龄较大,同时,中国裁判也有弱点。,虽然业务水平优秀,但英语能力欠缺,导致判断力不足,果断果断。这是因为,当裁判员发出判罚时,判罚的原因通常必须准确地向运动员解释。